,而剩下的既请不起先生也没有宗族的就只能自己去找开馆教学的私塾。</p>
<p></p>
<p> 乔岭这个年纪,要上的自然是蒙馆,待他年纪再大一些,可以选择去经馆,或者通过考学去太学馆。</p>
<p></p>
<p> 以后的事情乔郁倒也没想那么远,他不是什么封建老古董,没有男儿就必须得考取功名建功立业的想法,乔岭以后想做什么考不考功名做不做官都让他自己选。</p>
<p></p>
<p> 不过考不考功名学都是得上的,乔郁现在自己都一堆字不认识,自然也不好意思教乔岭什么,就只能想办法送他去私塾。</p>
<p></p>
<p> 汉阳城塾院不多,据说质量还颇为参差不齐。</p>
<p></p>
<p> 其中以松虞书院为其中翘楚,每年都固定只收三十人,还得过五关斩六将的各种考核,态度不端者不收,不尊师长者不收,天资愚钝者不收。</p>
<p></p>
<p> 比乔郁以前家旁边的民办小学规矩还多。</p>
<p></p>
<p> 但想送自家孩子进去的人依然络绎不绝。</p>
<p></p>
<p> 原因就是从松虞书院出来的学生,太半都能考入太学院。</p>
<p></p>
<p> 而历来科举榜上有名的,又大部分都是太学院出身,经馆少之又少。</p>
<p></p>
<p>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松虞书院规矩这么多,还这么多人趋之若鹜的原因。</p>
<p></p>
<p> 这朝代没有初中和高中,相当于小学一过,就直接考大学,所以小学时间格外的长,大家启蒙年纪不一,学习进度也不同,快的小小年纪就能入官场,慢的胡子老长了还毕不了业。</p>
<p></p>
<p> 乔郁对乔岭虽然没什么太大要求,但既然要上,自然就要选好的。</p>
<p></p>
<p> 可这松虞书院既然大家都挤破头想进,肯定也不可能是个说进就能进的地方,所以说到这个,乔郁多少还是有点担心。</p>
<p></p>
<p> “还有不到半月,松虞书院就要开始入学了,我准备就这两日带乔岭一起去拜访一下书院先生。”</p>
<p></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