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到了哪般?死人了吗?”黎清担忧的问道。
&&&&“唉。”苏徐宁长叹一声,接着说道:“听说死了一些,朝廷派来了太医院的院首,那院首才二十几岁,跟随药王学医,学成之后便被朝廷招揽成了太医。
&&&&能够成为太医院的院首,定然是神医,可是这都这么久了,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实在是……”苏徐宁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黎清已经意会,她只要能够保全自己全家就好。她不会医术,也帮不上什么忙。只希望那群古代的大夫能够尽快找到解决办法,不要再死人了。
&&&&苏徐宁无论如何也不会告诉黎清,已经焚杀了好些人了。苏徐宁自己都午夜梦回那些死去的人回来找麻烦,当然不是找他。死的人又不是他地盘儿上的。但是他怕嘛!怕自己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所以他必须在全面爆发之前就做好足够的准备。
&&&&接下来,他向姜奎打探了信息的准确性之后,果真开始不要命似得到处喷洒石灰。而黎清则是拿出之前在上京医馆里开的药方子,给大夫们瞧过之后,给他们做了参考,然后大夫们研究之后,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对方子做出了调整。
&&&&毕竟当初照着这药方子开的药可是吃好了许多人呢!就连李氏的孙子李家成病的连胡话也说不出的都治好了,能够活蹦乱跳了。
&&&&特殊时期,苏徐宁动用了他的一切手段,将所有的药铺都包了下来,开始每日施药。
&&&&一些乡村也会有专门的衙役抬着药桶过来,每日一碗。一旦发现有人高热,立刻隔离,然后统一治疗。
&&&&瘟疫最开始的病症就是高热,逐渐到后面起痘、发泡、浑身痒痛。黎清推测这是感染了某种菌所导致。
&&&&但是她也无可奈何。
&&&&黎清的这张药方在乐旭县初见成效,苏徐宁将其贡献给了上级,也就是锦州的州官。然后这张方子自然就落到了顾向晚的手中。
&&&&“这方子是退高热的,我将药量和其中几位药做了调整,拿下去,立刻煮药施药。”顾向晚对底下的人说。
&&&&但愿这张方子有效,听说是一个妇人拿出来的药方,要是有机会定要去拜访一下,他实在好奇的很。
&&&&当务之急是救治那些已经感染的很严重的病人。
&&&&由此看来,从一开始他们就走错了路。要真正的解决疫病,应该先将其染病的范围缩小。
&&&&这个时候苏徐宁又贡献出第二个法子,那就是石灰的作用,瘟疫之所以传播那么快,还是因为之前配置的防疫药水儿失去了效用,既然这石灰这么厉害为何不加以利用?锦州的生产的石灰肯定比他一个小小的乐旭县要多得多,但愿能够起到一定的效用吧。
&&&&这个时候,顾向晚还是觉得自己太年轻,很多病症都没有深入的研究。自从瘟疫开始,他就已经没有睡过好觉了。
&&&&迫于无奈,还是在那李涛的压制下,才焚杀了整个栖霞村。天知道他有多痛苦,医者仁心,他是医者,可是为了其他人,他竟然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村子几十口人死在火堆里。
&&&&这双救命的手也沾上了无辜人的鲜血。
&&&&师父时常教导他说,所谓医者,与毒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是救人的人,医者定要救死扶伤,有救无类!
&&&&可是他都干了什么?
&&&&这一刻,顾向晚在屋子里抱头痛哭。
&&&&一阵风将门给吹开了,顾向晚擦了擦眼睛。还有更多的人等着他,他不可放弃。
&&&&办法一定有的,现在找不到不代表未来找不到。
&&&&石灰的应用,果真减缓了疫病的传播速度。给整个医者团队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顾向晚就像疯了一般,反复的实验,反复的查看古籍医书,有问题就将一群大夫聚集在一起讨论。
&&&&就连同他一起来的梁亦舟和奉先都快看不下去了,多次劝导无果。但他们又毫无办法,必须要想出办法来,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两个都是与治病救人毫不相关的人,要他们马上写篇律赋还能够挣扎一下,这瘟疫的救治法子,实在是无能为力。
&&&&他们没想到此番事态会如此的严重,本来一个只想吊儿郎当的混混日子,事情都交给底下的人去办。一个是有心想要游山玩水,顺便给百姓做点儿事儿,到头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
&&&&
第61章 找黎娘子的
&&&&两人只好做好本职工作,一个维持治安、统计人口。一个调配物资,争取将损失压缩的最小。
&&&&这几个月,各地都在调拨物资过来,解救燃眉之急。一路上层层吞没,等到了锦州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了。
&&&&真是把两个人给气死了,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