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还要替那家人上工?你有城里户口吃着供应粮,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你可倒好,上赶子让那家人吸血!”
林冉对红艳婶摇了摇头,“红艳婶你放心,我上工不要工分,那家人吸不到我的血。”
红艳婶赶忙摸了摸林冉的额头,“孩子你是不是发烧烧傻了,哪有上工不要工分的!”
林冉把额头贴着张红艳的大手,表明自己早已退烧,迎着老村长打量的视线,说出自己的用意,“村长爷爷,村里好心给我一个落脚地,我却不能白住那么好的房子,我想继续上工不要工分,好报答咱们村。”
这就是林冉这趟来的目的,在很多人还住着茅草房的林家村,林冉吃着城里供应粮,住着知青砖瓦房,就算大家一开始可怜林冉的境况,不会说什么闲言碎语,可时间长了,难免有人说三道四。
与其等村民心生芥蒂再想办法回转形象,不如一开始就把敌意扼杀住,林冉昨晚翻来覆去都在思考:林家人分她出来单过,后面肯定会动作不断,靠自己一人单枪匹马是不行的,一个人呆在知青点反而危险,不如就和大家一起上工,借此避开一些祸事。
原主是城里户口,以前在林家村上工工分都归了林家,现在林冉来了,自然不能便宜了那一家人。而且免费上工的理由都是现成的:为了报答林家村给她一个住处。这样既能堵住村人的悠悠众口,又能和大家一起上工打通关系,简直双赢!
“好!不愧是守业的女儿,是个知恩图报的。”门上帘子被掀开,林建国大笑着走了进来。
“建国叔。”林冉对着中年人打招呼,这是老村长的儿子,也是林父从小到大的朋友。
“乖,中午别回去就在这吃吧,让你婶子给你做点好吃的,给你肚里填填油水。”林建国揉了揉林冉的脑袋,让张红艳进厨房做午饭去。
“谢谢建国叔,昨天进城我妈听说我在乡下受您家照拂颇多,特意让我带些香肠过来。”林冉把手里一直没机会送出的两斤香肠递给二丫,这会儿以刘秀的名义拿出香肠,自然是因为大人间的走动更能拉近关系,如果说是自己买的,以这家人对她的好,是肯定不会收的。
二丫是林建国的女儿,因为和原主同龄加上两家父亲的关系,平时走的亲近,刚刚听到林冉和爷爷谈话,虽然不敢插言,但也是频频冲林冉使眼色,让她不要犯傻。
二丫看到香肠眼前一亮,香肠可是rou食啊!不过想到林冉也不富裕,下意识缩回手看了她爸一眼。
听到是城里那个女人给的,林建国顺手把闺女的头发揉乱,“去吧,让你妈切了中午加个菜。”那女人还算长心,没真把好友女儿抛下不管,这次进城,冉丫头也算有所收获。
得到许可,二丫一蹦三尺高,给了林冉一个大大的拥抱,拎着香肠进了厨房。
闺女高兴,林建国脸上也带了笑,“爸,您给拿个主意吧。”说来说去还是正事要紧。
老村长自打听过林冉的想法,就一直在打量林冉,听到儿子的话老村长翻了个白眼,要不是这小子中途出现,他早都拿完主意了好吧?但谁叫这是自己的傻儿子,老村长心里吐槽,脸上还是带着严肃,“你既然有这个心,就去村里的仓库先干一段时间吧。”
林家村仓库放置的是大家每天上工用的各种农具,早上统一发放,晚上再收回来统一管理。昨天看仓库的老根头闪了腰,这几天都出不了屋,老村长为这替代的人选发愁的很:看库房虽然是个轻便活,但给的工分很少,家里有壮劳力的不想干工分少的活;要安排上了年纪的人,又怕到时候不愿意把活计还给老根头。那老根头身体不好,膝下无子女,如果丢了这份工作,指不定哪天饿死都没人管。
这会儿林冉来了,既不要工分,也只是干在乡下的这几个月,正是合适的人选。
听到老村长说起老根头的情况,林冉感叹竟然有这么巧的事,来之前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要和原主一样下地割麦割草,拎锄头刨地,没想到峰回路转,竟然得了这么轻便的活。
一番感谢后,事情敲定,张红艳也做好了饭,林冉没有动那盘红肠,把它们都留给了村长家。
回到知青点的时候正好赶上午饭,因为事先没打过招呼,知青们给林冉留了饭,林冉端起一碗玉米糊糊,想了想,往村里走去。
林冉到的时候,老根头正扶着腰,颤颤巍巍的要做午饭。一碗玉米糊糊正解了他两眼昏花的困境,听到林冉的来意和老村长的交代,老根头没有刁难,直接把林冉要的东西拿了出来。
再回来时,林冉一手已经洗净的瓷碗,另一手拿着的,正是村里人工具领取的名册,还有一把仓库钥匙。
第 18 章
在整个公社里,林家村的条件不说数一数二,也是名列前茅排的上号的,仓库里的农具自然准备充足。林家村地理位置适合种两季庄稼,开春大家都要种地,秋收又要一起秋收,导致林家村的仓库内,常年备放着充足的农具。
这会儿六月份的林家村和平时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