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为官的弟弟,想着有了弟弟的帮扶,谢章华前途应该也会是不错的。
哪里晓得这谢章华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考了这么多年,如今都34岁了,还是秀才之身。
看着谢蕴桑在家中的地位,她便觉得为官的重要性,她大女儿嫁的是商户,虽说锦衣玉食的过得也还不错,但是也不比那些官家太太们气派。
她心里憋了一口气,就希望二女儿能嫁个有官身的人。
谢老太太看向了谢玉妆,“妆丫头可有什么想法?”
谢玉妆双手绞着帕子,脸色红红的,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自古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母亲说好自然是极好的。”
她也是偷偷的瞧过那江家大儿子的,长得是一表人才,而且还是个秀才,江家开药材铺子的,钱财也不短缺,她瞧着也是极好的。
所以对这婚事也是极为满意的。
一旁的姜氏笑了笑说道,“这倒是一桩好姻缘,只是不知道江家那边是什么意思了?”
她和王氏关系不算好,她娘家从商,嫁到谢家的时候嫁妆是不曾短缺,在谢家各方面的开销也大手大脚的,她看不上王氏平日里一副穷酸样,王氏则看不惯她有时候摆官家小姐的架子。
王氏瞟了她一眼,“江家自然也是极为满意的,估计着再有几天便要过来下聘了。”说着,她看向了谢老太太,“回头还得请母亲主持大局了。”
谢老太太朝着她摆了摆手说道,“你平时办事也是妥帖的,这江家的孩子,年纪轻轻便是秀才之身,再过两年,若是秋闱过了中了举人,那是前途无量的,不过这事你得再细细打听打听,要是没有旁的问题,你自己处理了便行。”
王氏高兴的应了声,“母亲请放心,儿媳自会将这事处理妥帖的。”
谢老太太扫了众人一眼,说道,“咱们谢家姑娘也不多,前年敏丫头出了门子,这眼看着妆丫头也快要出门子了。以后,我这寿安堂,怕是又要冷清许多了。”
谢蕴桑脸上带笑,心想,这重点要来了。
-
34.目的
姜氏看了谢老太太一眼,见着谢老太太一直盯着自己,脑袋瓜子转悠了一圈,笑道,“咱们家的姑娘也确实是越来越少了,不过……二房那边不是还有一个养在外面了吗?这么多年过去了,是不是也应该接回来了?毕竟是咱们谢家的血脉,老是养在外面,怕是有些不好。”
姜氏聪慧,一向比较得老太太的喜欢,她也是猜透了几分老太太的想法。
一旁的王氏也接话道,“三弟妹说的是这么个理,二房的那二丫头,今年估摸着也该有九岁了吧?也合该和咱们家里的孩子们一般上上学堂了。”
谢蕴桑听着她们的谈话,低头喝着茶杯里的水。
谢老太太看了谢蕴桑一眼,开口说道,“前段时间,顾姨娘那边倒是来信了,说是徐州那边暴乱,生活起来有些艰难了。”
姜氏忙说道,“那更应该得将她们接回来了,毕竟这顾姨娘和七姑娘都是咱们谢家的人,徐州那边又暴乱了,万一出了点什么事,回头被御史的人知道了,那二哥那边……”
谢章雲在朝为官,顾然儿是他的妾氏,谢蕴枝是他的女儿,这两人万一在徐州那边出了什么事情,回头被有心人知道是他们故意放任她们不管出的事,可不就会被御史的人弹劾了。
毕竟虽然当初谢章雲怀疑是顾然儿使坏害死的徐清月,但是终究没有什么合理的证据。
王氏想了想说道,“弟妹这话说得对,无论如何,也是得保住二弟的名声。”
谢老太太沉思了一下道,“我最近也一直在寻思着这件事情,不过你们也不是不知道,章雲那孩子还计较着以前的事情,一直都不肯松口。”
姜氏道,“这事确实得有人来好好劝劝二弟了,不过我们这些女眷,怕是有些不太方便。”
谢老太太看了周围一圈,最后视线落到了谢蕴桑脸上。
“桑丫头,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老太太这话一说,瞬间众人的视线都落到谢蕴桑脸上了。
得,皮球踢到自己身上来了,谢蕴桑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笑道,“这些都是长辈的事情,怎么做长辈们做主便是了,我一个小丫头片子,也不懂那些大道理。”
谢老太太盯着谢蕴桑,听着她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心里微微发沉。
她今天提这件事情,一来是真的想将顾然儿和谢蕴枝接回谢家来,二来是存着心思的想要试探谢蕴桑一番。
往日里谢蕴桑一直都十分不喜顾然儿和谢蕴枝,按道理来说她应该会极力反对她们接顾然儿和谢蕴枝回来才对。
谢老太太表面不动声色,叹了一口气道,“桑丫头,你刚刚也听了,我们呀,也都是为了你爹爹好,听说你近日里和你爹爹关系也缓和了许多,想来也是会为他多多考虑的。”
谢蕴桑道,“爹爹那不就在外厅吧,既然是为了他好,那祖母您应该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