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个呀?”
    “那不然呢?”
    “我还以为,你会帮我问一问……”后面半句,姜柔说不出来,只绞着手指,有些无措地站在那儿。
    姜云衢叹口气,实话说:“问了,但结果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姜柔咬咬唇,不一样她也要听,“邹公子都跟你说什么了?”
    “我问他,高中状元这么好的机会都不议亲,是不是心里有人,他的反应很微妙,但凭我的经验,八九不离十了。”
    “心里有人了?”姜柔有些受伤,“怎么会这样呢?”
    “有人就有人呗。”姜云衢不以为意,“请姑妈帮你寻摸,总有适合给你做夫婿的。”
    “那不一样!”姜柔大声道:“邹衡是新科状元!”
    “新科状元怎么了?”姜云衢皱眉,“不是新科状元就没法儿跟你过下去了?”
    “反正我不管,你去找姑妈,让她帮帮我!”姜柔抹着泪,一副非邹衡不嫁的模样。
    姜云衢无语,“你真是没救了。”
    隔天,姜柔自己找去了河东巷。
    邹衡还在翰林院,家里只邹缨一人,她正坐在小院里纳鞋底。
    邹衡高中以后,便不让她去抛头露面摆摊赚钱了。
    听到敲门声,邹缨起身走到门后,透过门缝往外看了看,见外头是位姑娘,这才肯开门。
    “柔姐姐?”看清楚来人的面貌,邹缨惊讶过后,笑着拉过她的手,“快来,里边儿坐。”
    姜柔被对方的热情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跟着走了进去。
    邹缨顺便把石桌上的针线篓子收进屋里,请姜柔在小榻上坐。
    姜柔四下扫了一眼,问:“家里只缨妹妹一个人吗?”
    “嗯。”邹缨说:“大哥去了翰林院,得傍晚才能回来,我正愁没人说话解闷儿呢,可巧你就来了。”
    话完,又问姜柔吃过饭没。
    姜柔点头说吃过了。
    邹缨去厨房里给她拿了些自己做的糖霜柿饼来,“柔姐姐,吃这个。”
    姜柔刚想说不用,就听邹缨道:“我大哥可喜欢吃这个了,每年我都得做一罐放着。”
    姜柔闻言,笑着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直夸邹缨手艺好。
    “我哪有什么手艺,都是爹娘不在了,迫不得已,瞎学的。”邹缨说着,又从针线篓子里拿出自己早前刚收针的香囊,递给姜柔,“这也是我自己做的,柔姐姐要不嫌弃的话,就收下吧。”
    姜柔接过香囊看了看,上面绣了漂亮的团花,绣功很Jing湛,比她做的不知好了多少倍。
    “真好看。”姜柔道。
    “你喜欢就好。”邹缨笑着。
    姜柔看着邹缨,心思微动,“听说邹公子高中以后,不少人家请了冰人上门来说媒,我还以为今儿过来,你们家会很热闹呢!”
    邹缨道:“我们兄妹自幼父母双亡,如今长大了,大哥有他自己的想法,亲事什么的,我这当妹妹的管不着,婶婶也只是负责帮他把把关,旁的事儿,我就不知道了。”
    上次在和丰楼吃饭,邹缨就装傻,今儿又来。
    姜柔有些气不过,索性不再跟她绕弯子了,直接问,“那你觉得,我怎么样?”
    “啊?”邹缨面露讶异,“柔姐姐怎么会突然这么问?”
    姜柔面上赧然,低下头揪着衣角,“我只是、我只是觉得邹公子人挺好的。”
    挺好的,问题他也不开花啊!
    邹缨心中发愁。
    “缨妹妹,你实话跟我说,邹公子是不是心里有人?”姜柔今儿本只打算来探探底,先跟邹缨混熟再说。
    可一想到想要邹衡做女婿的人家那么多,她要是再扭扭捏捏,没准明儿状元郎就被谁家给钓走了,索性一股脑把想说的全说了出来。
    “柔姐姐要这么问的话,我还真不知道。”邹缨叹气:“大哥从来不跟我说这些。”
    什么都没问到,姜柔心下有些失望。
    回家后没多久,天上下起了雨。
    趴在小榻上蔫嗒嗒的姜柔一下子Jing神起来,她找来油纸伞,撑开后朝着翰林院而去。
    邹衡下衙时,雨还没停。
    他早上出门时瞧着不像要变天的样子,没带伞,这会儿只能在翰林院大门外的房檐下避雨。
    “邹公子。”
    这时,旁边突然传来一声轻唤。
    邹衡回头,就见身着鹅黄色袄裙的姑娘撑着伞缓缓而来,姣好的面上,微微漫开一抹浅笑。
    待走近,邹衡便认了出来,对方正是姜云衢的妹妹柔娘。
    “姜姑娘。”邹衡作揖,同他打招呼,“你是来等令兄的吧?”
    姜柔当然不可能告诉他,她是来等他的,只笑着点点头,跟着又把散递给他,“雨很大,邹公子还是用这个吧,否则到家该淋shi了。”
“不。”邹衡没接,“姑娘自己留着吧,我等会儿就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