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在手中,多拿捏了那么几息时间。
    然后,正统帝慢慢的小饮了一口,又是搁下了茶盏。
    “去寿康宫,朕要去给母后问安。”
    正统帝说了一句。
    皇帝摆驾,自然是坐了御撵。
    从乾清宫到寿康宫,皇帝在御撵上,一直是神色冷静。
    当然,这等冷静,也是让他的脑海里,在思考着一些事情。
    翻来复去的,当然,都跟朝堂上的牵扯纠葛有关。
    在寿康宫,皇帝与皇太后这一对没有血缘的母子,却是表示出了双方的修养。
    那皇家的母慈子孝,颇是一派的和乐。
    皇帝想表示了孝心,皇太后想表示了慈爱。
    这自然双方相处的不错。
    寿康宫中,皇太后提了一句,关于她娘家侄女儿的话。
    皇帝随口应了一句。
    “母后身边能得个贴心的侍候,朕也是高兴的。”
    皇帝的态度给了。
    皇太后很满意。
    至于是否留了皇帝用晚膳?
    皇太后没提。
    皇帝也没提。
    从寿康宫离开,皇帝就是去了永寿宫。
    皇帝的行踪,当然瞒不了人的。
    坤宁宫。
    皇后得了信儿,脸上有些冷漠的神情。
    这会子,皇后没有摆出了,她习惯在后宫嫔妃眼中的泥菩萨态度,什么温柔?什么和善?
    不可能的。
    满宫上下,就一个男人。
    这争?
    也是争这一个男人的宠爱。
    皇后是皇帝的发妻,她不觉得,那些嫔妃能跟她比。
    可偏偏,她与皇帝的关系是真正的相敬如冰。
    当然,这些嘛,跟太宗年间的继承人大位争夺有关。
    当年,皇后的娘家,可是站在正统帝的对立面。
    那中间的复杂,皇后当时的为难,总之,那些陈年往事,让帝后之间是划下了深深的沟壑。
    “娘娘。”
    陪嫁的甄嬷嬷,这时候说话挺小心翼翼的,她说道:“许是皇太后提了耿婕妤,您是知道的,皇太后有心提拔了人。这还不是想挑拔了您跟圣上之间的关系。”
    “哼。”鼻间一个冷音。
    皇后苦涩的笑容,那是浮上了脸。
    “嬷嬷,如果可以的话,本宫想撕了后宫里,那些胡媚子的脸……”
    皇后发了狠话,然后,又是自嘲的一笑。
    皇后又道:“可本宫知道的,本宫做不到。圣上,也不会许了本宫更多的尊重。”
    “嬷嬷,本宫明明是圣上的元后,可圣上不乐意给了本宫更多的体面。”
    皇后目光悠悠。
    “嬷嬷,你说,今年大选后,承恩公府若是选进来一位娘娘,本宫能不退一射之地吗?”皇后吐了心中的苦水。
    “娘娘,再是选了秀女进宫,那也是后宫的嫔妃。您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她们比不得您的尊贵。”
    嬷嬷当然知道了,她家皇后娘娘的心结。
    可偏偏,这心结搁那儿,解不开,化不掉。
    “不一样的。嬷嬷,不一样的。”
    皇后叹道:“本宫心中不安,本宫总有一种直觉,圣上……”
    皇后话到这儿,停顿了一下。
    此刻,这殿中,就是皇后与陪嫁的甄嬷嬷主仆二人。
    皇后接下来的几个字眼儿,明明很低、很低,几不可闻。
    可甄嬷嬷还是听到了。
    甄嬷嬷瞧个分明,皇后的唇语,说了那一句“圣上,他想废后。”
    甄嬷嬷在时,有些腿软。
    “娘娘,您还有大皇子,您的膝下还养了大皇子。”
    甄嬷嬷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那是吐露了她的救命良方,她说道:“娘娘,若是大皇子立为太子的话,一切就会不一样的。”
    正统帝二十岁整,正是丰华正茂,青年气盛时。
    他的膝下,目前有两儿两女。
    大皇子养在皇后膝下,生母是宫人出身的傅才人。
    二皇子是丽嫔所出。
    至于两位公主,长公主是惠妃所出;二公主的生母,是宫人出身的刘才人。
    当然,实际上,正统帝出生的儿女,并不止这四个孩子。
    还有生下来后,夭折掉的孩子。
    比如:生了二公主的刘才人,还夭折了一个小皇子,一个比大皇子还年长的孩子。
    又或是在二皇子之后,贤妃还生了一个小皇子,同样,亦是夭折了。
    这没满了周岁,没取了大名的两个小皇子,自然就没有上了皇家玉碟的排序。
    想是过些年,后宫中,除了两位皇子的生母,许也是没甚人记得了。
    永寿宫,东配殿。
皇帝来了,自然是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