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萧夫人这样不差钱的贵族夫人、小姐,二百两银子一幅的画像,估计她们都不带犹豫的。毕竟这年代又没有相机,年轻漂亮的夫人、小姐想把自己的美丽容颜凝固在时光里,就唯有让人给画像了。
长得跟康先生一样的人可能比较喜欢抽象一点的画法,比如中国画里的人物画;但年轻漂亮的女子,自然是喜欢写实画法的。
因此,这个画像市场的钱景如此广阔,花三千两银子学会之后,想要把成本赚回来绝非难事。三千两银子的学费,真不算多。
太廉价了,会让人看不起这种画法;来学画的人多了,她也累啊,麻烦事还不少。
想一想如果有十个人愿意来学画,她就能收入三万两银子。以她这段时间了解的物价,三万两银子能买一处像绥平侯府那么大的宅院了,她马上就能实现当出租婆的愿望。
当然,有了钱她不可能傻到真买那么大的宅子,显眼不说还租不出去。她只是这么一比喻。有了这笔钱她绝对去买十来个铺面,想想每个月收回来的租金,简直不要太爽。
怕萧若彤多想,她又道:“银楼这边,我现在也把工匠的手艺水平和原料都了解过了,傍晚不必再过来。中午我在书院里就可以画。”
萧若彤挥挥手,表示不在意银楼的事,欣喜道:“你能不要师徒名份,那这事绝对没问题。”
这时代师徒关系是很严格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不是说说而已。
每年逢年过节要送礼就算了,能拿得出三千两银子的人不差这点钱;但一个大男人,走到哪里遇上许熙,都要在这么个小丫头面前执弟子礼,大家可丢不起这个人。
萧若彤又替许熙觉得可惜:“但教别人却没有师徒名份,你太吃亏了。”
新画法啊,而且是与传统画法完全是两个体系的新画法,三千两银子就奉送出去了,这在从小到大视金钱如粪土的萧若彤眼里,简直太不划算了。
“咱们大晋自古到今,有多少能人异士的本事都在敝帚自珍中失传了。他们如果能广招门徒,其本事哪还能失传?我这样,也只希望能把这种画法传扬出去,不求其他。”
许熙这话说的大义凛然,顿时把单纯的萧若彤感动的不行。
“好,我第一个报名。”她道。
许熙愕然:“夫子,您也想学?”
萧若彤点点头:“书画不分家,其实我也很喜欢画画。只是打小我师父要求甚严,让我把所有Jing力都放在书法上,不允许我多画,我也就没花太多Jing力在绘画上。现在我在书法上小有所成,我师父管我也没管得这么严了。我看你这画法很有趣,便也想学一学。”
“可、可你是我先生呢。”许熙结结巴巴地道。
“这有什么?”萧若彤一摆手,“对我们这些痴迷于书画的人来说,谁有本事,就跟谁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说着她眨了眨眼:“其实你们康夫子早就想跟你学了。只是担心你不愿意教,却碍于师生名份又不好拒绝,这才不好意思开口。”
她又正色道:“不过说好了啊,我跟你康夫子要学,三千两银子你可得收,否则我们就不好意思学了。”
她知道了许熙的身份和遭遇后,对她就十分同情。
萧若彤并不知道许熙在绥平侯府的具体情况。只知道她是最近才被接回侯府的,又是庶房的女儿,想来并不受老夫人和侯夫人的待见。如今又要出来念书,各项花费不少。估计手头紧,她这才跑到银楼去卖首饰图,如今又辛苦替他们银楼画首饰图。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萧若彤发现许熙异常聪明,学什么东西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记忆力、领悟力都极强。最难得的是这位学生心性好,即便被抱错生长在乡间,也丝毫没有怨言,半点戾气都没有。身上还没有一点小家子气,说话做事从容大气,学识还渊博。
萧若彤从小到大,清高自傲,很少有人能入她的眼里。但或许是投缘,她跟许熙乍一见面,她就对她的印象就极好。相处越久,她就越发喜欢许熙。
因此她希望许熙能过得更好。能帮的,她都不吝惜伸出援手,帮她一帮。
第144章 心意
“你们是我夫子,我怎么能收你们的钱?您平时只要在书法上多指点指点我,学生就是赚到了。”许熙笑道。
“这怎么行?你赚点钱也不容易。”萧若彤不同意。她觉得这新画法是无价的,三千两都便宜了。
“要是也收您二位的银钱,别人岂不说我不通人情世故,连夫子们的钱都收?”许熙摆手,“就这么说定了。”
云嬷嬷就扯了扯自家小姐的衣袖。
萧若彤这段时间没少听云嬷嬷说“人情世故”,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心知这会儿又需要讲人情世故了,她聪明地闭上了嘴,不说话了,免得多说多错。
吃过晚饭,许熙坚持还要在银楼里画一会儿图,萧若彤便先离开回山庄了。
果然,上了马车,云嬷嬷教导自家小姐:“许姑娘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