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贾代善搬进梨香院几日,身子就轻快了不少,也有心情关注贾母与王夫人斗法,就连贾瑚只是到梨香院请安,都听了个大概。
那日贾珠生病,王夫人“母子连心”脱离了生命危险,听说儿子竟病了,不顾自己身子虚弱,马上要求亲自照顾儿子。
哪怕贾母一开始没想到,王夫人这么巧的醒过来,还能意识不到贾珠病得蹊跷?自是不肯如了她的意,只拿当日王家做保自己教养孙子说话。王夫人却说贾母真的用心照顾贾珠的话,给贾珠挑的nai娘哪敢躲懒?定要自己亲自照顾儿子。
贾政这个孝顺儿子是站在贾母一边的,可惜王夫人自那日贾政说出休妻之语,对他失望不已,又一心只想着借儿子立足,直接将贾政的话当成耳边风,早悄悄命人在府里传言贾母不慈,枉顾儿媳妇性命也就罢了,竟连孙子都容不下。
一时荣国府的奴才说什么的都有,渐渐的府外也有些传言。贾代善那样的人Jing,一下子就能想到贾珠生病,怕是跟王夫人脱不了关系,直接让人去查。
贾瑚不经意地提醒了贾代善,赖嬷嬷可是赖兴的媳妇,若是让赖兴知道自己媳妇被查,不管是不是赖嬷嬷做的,都会觉得做主子的不相信他,怕日后难用心当差。贾代善便将此事交给了二管家,未经赖兴之手。
相比跟着贾代善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赖兴,二管家才是荣国府真正的家生子,对赖兴娶了贾母的陪嫁丫头,就占据府内大管家之事早就不满,因此查得很是卖力。不久,便将赖嬷嬷那日撺掇贾母到外书房寻贾代善商量贾敏亲事之前,曾经见过王夫人的陪房,而那个陪房在贾母离开荣禧堂后,马上进了贾珠住的西厢房之事查清了。
人证之下,赖嬷嬷抵赖不得,只好交待了王夫人的陪房收买她之事。打了板子后更是将自己夫妻两个借管家之便,中饱私囊的事抖搂了个干净。
贾代善强忍着气,命二管家带人抄了赖兴的家。这时的赖家还住在荣国府的下人房里,却独占了三个院子,其中一个院子更是改成了库房,内里装的都是截留各庄子交的租子以及府上报了坏损之物。
看着这些东西,贾代善气愤不已,觉得自己头又疼了起来。贾瑚倒觉得稀松平常,原着里赖兴虽去,赖大一家可是自己置办了宅子不说,还公开请贾母去他们家做客,更得了荣国府一干主子的夸奖。
要是贾代善知道后头的事,说不定又得吐血。就算只看眼前之事,有贾瑚在旁引导着,也足以让贾代善意识到自己府里的帐目,怕是得重新查一查了。
贾母在贾代善派人查明贾珠之病正是起于王夫人,还没得意多久,就听到了贾代善要查帐的消息,心内恐慌无以言表,想阻止又想不出理由,只好将贾敏叫来,让她时时告诉自己查帐的进展。
第21章
贾敏还以为贾母是担心自己,她觉得自己管家之后,一切按例而行,是不怕查的,笑请贾母放心。贾母怎么放心得了,自己行的事也不好对贾敏多言,只能忐忑的等贾代善查帐的结果。
一查之下,贾代善强忍的那一口老血还是吐了出来:他的好夫人,慈爱晚辈的夫人,竟然在管家期间,将府里出息好的庄子、铺子倒手进了自己的嫁妆好几个不说,还将老国公夫人留给贾赦的一些庄子、铺子据为己有。你可是当家主母呀,这些东西都是你的,你非得往自己的私房划拉东西,是跟自己离了心吗?
哪怕贾母让贾赦做证,这些庄子铺子都是贾赦托她打理的,贾代善也只用吃人的目光看着她——她是不是当自己傻?就算老国公夫人去世时贾赦不会经营,可是她给贾赦留下的人难道不会?更何况张夫人早在老国公夫人去世前就已经进了门,能经营自己的嫁妆就不能替贾赦经营这几个庄子铺子?
贾母在贾代善眼里全无一丝信用可言了,这让贾瑚在担心贾代善病情的同时,很是松了一口气——老太婆直接被贾代善关在荣禧堂内抄经去了,甚至贾代善直接告诉贾赦,就算是自己死了,也不许放她出来。
王夫人竟然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不顾自己还没养好的身子,再次要求亲自抚养自己的儿子。贾代善征求过贾政的意见,得到的就是一句“但凭老太爷做主”,让贾代善对他失望加失望,再不肯对他多说一句,直接让人把贾珠打包送回了西院。
更闹心的是,这样的事还得瞒着,不能让外人知道影响了荣国府的名声。可是不管是荣国府突然换大管家也好,还是贾母突然病得不能见人也罢,哪儿是想瞒就能瞒得住的?就是来给贾母探病的人,就不是贾敏一个未嫁姑娘能应付得了的。
于是张夫人不得不再次接手管家,命人按着库房内的东西重新建帐,又把府里的奴才细细筛选了一遍,那些多口舌的、偷懒耍滑的一体发到庄子上种地,倒让府里的风气整肃了好些。
贾瑚觉得府内这样整顿一下不错,有人就觉得各种不如意。先是贾母失了赖嬷嬷这个膀臂,还想插手新任大管家人选,被贾代善强力镇压后,处处挑张夫人的不是。接着是王夫人借口贾珠还小,自己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