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打量着,贾家大门开了来人把他们迎了进去。
薛蟠被引着去了前边见贾政,而薛大嫂和宝钗则去了后边拜见贾家的老太君。
薛蟠和贾政一文一武,年纪相差又大,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无非就是晚辈拜见长辈,长辈对晚辈指点一二不用细诉。
单说薛大嫂母女,她们下了车又上了轿子,穿过一重重门,终于来到一个大院子,这里就是贾母所住的正院。
薛大嫂拉着宝钗的手进到正房里,迎面就看到上首坐着一位白发苍苍却Jing神矍铄的老太太,下首左右两边又坐着两位慈眉善目的太太,挨着两位太太又是几个满头珠翠一身绫罗的女孩和两个年轻妇人。
不过除了在场的一屋子老老少少的女子之外,这屋里还突兀的有一个少年在,那少年脖子上挂着一块美玉十分显眼。
薛大嫂飞速的扫过,已经知道这上首的自然是贾家的老祖宗贾母了,下面一个是她多年未见的姐姐,一个则是她姐姐夫家长房的填房夫人。剩下的几个女孩应该是贾家现在还未出阁的女孩了,而两个年轻妇人一个是她的侄女王熙凤,一个应该是贾家长房的寡媳了。
至于那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少年应该就是她姐姐的儿子宝玉了,据说这孩子是贾家老太太的命根子,天天在老太太的眼皮底下呆着也是极有可能的。
薛大嫂脑子飞速一转,已经把屋子里这些人的大概身份都猜到了。
她连忙拉着宝钗上前跟贾母见礼,随后又跟邢王二位夫人见过。
她跟王夫人虽然姐妹,却并非一母同胞,王夫人是她的嫡姐。
不过就算姐妹两个当年闺中有些不和,姐妹两个十多年未见,如今相见也是双目含泪,执手相看的。
贾母上了年纪喜欢热闹,见薛大嫂母女虽然是商户可是言谈举止都很知礼,心里就喜欢。
于是她就笑着说道:“姨太太,如今进京来省亲,只是亲家舅老爷高升不在京中,姨太太不妨住到我贾家来,也算有个照应。”
薛姨妈(从这里开始使用原著称呼,以后都称呼薛大嫂为薛姨妈)想了想就答应下来,薛蟠要去投军,她只和宝钗两个呆在人生地不熟的京中,要是单独租个院子也是不太安全,不如住在贾家享受贾家的荫庇。
她笑着对贾母说:“多谢老祖宗,我们母女就舔着脸住下来了。不过咱们事先说好,我们住归住,这院子里的花销都要算在我们的账上。您要不答应,我也没这个脸住下来的。”
贾母知道薛家有钱,也不多推辞:“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因她高兴,在场的人都陪她笑了一场。
尤其是那宝玉,他素来喜欢热闹,加上新来的表姐宝钗又是一个恬静可人的女子,他早就想要跟宝钗好好亲香亲香了。
现在一听宝钗要住下来,他头一个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
有高兴的就有不高兴的,一旁的黛玉见大家围着薛家母女说笑,心里有些触景伤情,想起自己孤身一人在外祖家的多番忧愁来。
加之又看到宝玉一个劲往宝钗身边凑的样子,她心里有些小女儿的想法。
因此一连几天没给宝玉好脸,两人又吵了几句嘴。
不过宝钗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女孩,不光是宝玉三春跟她有说有笑,黛玉也能跟她搭上话,尤其是谈论诗文之类两人都觉得遇上知音了。
渐渐的,黛玉也把心中的苦闷丢到一旁和宝钗谈论起来。
第10章
因为贾母上了年纪,说了一会话就乏了,薛姨妈知机就告辞出来。
贾母笑道:“我上了年纪不中用了,要眯会才能有Jing神。姨太太如何安顿你看着办吧,那梨香院不是空着吗,那里出入也方便,我看就让姨太太住在那里吧。”她对王夫人说。
王夫人连忙站起身应下。
一旁王熙凤立刻笑着说:“老祖宗,这事情你就交给我来办,保准把梨香院收拾的妥妥当当,让姑妈住了就不想走了。”
“你这猴儿,仔细点,别让你姑妈笑话你嫁到咱们家之后没了规矩。”贾母笑骂了一句,随后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随后薛姨妈就带着宝钗去了王夫人那里。
“姑妈先去,我这就去给姨妈收拾院子。”王熙凤笑着走了。
薛姨妈跟着王夫人来到了荣禧堂,在看到荣禧堂牌匾的时候她心里就有些惊讶。
这荣禧堂是历代荣国公的居所,现在贾家是长房袭爵,怎么这二房会住在荣禧堂呢。
不过她初来乍到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跟王夫人一叙多年离别之情。
其实她们两姐妹一嫡一庶,闺中的时候感情并没有那么深,这也只是父母过世,姐妹两个上了年纪才能心平气和的说话。
就是这样王夫人心里隐隐还有一些自得,当年因为王家接驾数次,以至于家中亏空太大,正好薛家上门求娶,她这个庶妹就嫁去了商贾薛家。
哪怕薛家也位列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可是其他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