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这么说。”六殿下苦口婆心地劝,“皇上是年少,但总有一天会长大的,请大家有些耐心,多给他一些年月,多等等他。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十年。”
人们生气了,“十年?谁能等他十年?先帝也不知是怎么想的,为何要留下遗旨,把皇位传给这位七殿下?”
六殿下赶紧就道:“不要妄议先帝,父皇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毕竟七弟年纪最小,且也可能在父皇看来,只有七弟才是最优秀的一个儿子吧!”
他话说到这里,神情就有些落寞,再开口说话就成了自我检讨:“也怪我从前不懂事,性子也跋扈,得罪了许多人,也做了许多不受人待见的事情。特别是在婚事上,居然将夜家两位小姐一同迎娶过门,还独独中意夜三小姐。如今想想,这番所为也是太伤人心了,就怪不得夜四小姐拿我出气。罢了,都是过去的事,如今大局已定,我只管辅佐好皇上,其它的也不愿再想,反正再想也是没用的。”
人们也想起从前的六殿下来,那是真跋扈啊,仗着自己是嫡皇子,整个临安城几乎都要听他的话。可以说除了支持他的那部份人以外,其余所有人都在他手底下吃过亏。
不过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如今的六殿下不是改好了么!
瞧这一身气度,瞧这言谈举止,活脱脱一个年轻版的摄政王。比起宫里那个少年皇帝来,这样的人才正应该坐在皇位上吧?何况六殿下年过十八可以亲政,皇帝亲政才是正途啊!
六殿下看着人们的反应,听着人们小声说着话,唇角露了一个不着痕迹的笑来。
有些事,豪夺不行,那便智取吧!
第187章 仁王府有多少美人
他又说:“大年初一就遇地龙翻身,想必今年年景不好,还请诸位大人一定多多照顾本王的七弟,为他出谋划策,共治北齐。”六殿下说着话,对着面前的几位大人一个躬鞠到底,惹得对方是接连还礼,同时心里也划了个问号:年景不好?为何年景不好?这种灾难是因何而起,究竟是什么人带给北齐的祸事?
六殿下在这场大灾中的确做了不少事,除了心理疗法,他也有实际的付出。
内城的孩子们都注重课业,几乎家家户户无论少爷还是小姐,都是要请先生教习的。
可地龙翻身之后,虽说内城伤亡不算惨重,但教书先生依然是不够用了。各家都将Jing力放在官邸重建上,有太多的事要做,哪里还有时间顾得上子女课业。非但课业顾不上,就是看孩子也看不过来,但凡还能动弹的下人都在忙修房子,小孩子们年少不懂事,就整天在街上跑,甚至还觉得这样的临安城很有趣。
六殿下便主动承担起教习的责任,将各家各户的小孩子都集中起来,随便择一处空地或一个大帐子就开始讲学。
不管是过去的六殿下还是现在的六殿下,在学识方面都没得说。即使是从前那位,那也是按着皇位继承人的标准去培养的,性子不好是性子不好,但学识方面没得说。
现在这位一身儒雅的书生气,又有肃王爷这个身份,小孩子们都对他印象很好。再顽皮的孩子也能在他的教导下安静下来,认认真真地背书,仔仔细细地写字。
人们都说,六殿下如今是真的经了大事有了大改变,这才是皇位继承人该有的样子,跟六殿下比起来,宫里的那位实在是太叫人看不过去了。皇位要是传给了六殿下该多好,北齐定会在六殿下的治理下变得更强大,且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也不怎么的,前几日总飘轻雪,两天前还下了场大雪,可打从六殿下开始讲学,天就放了晴,阳光照下来竟也能感觉到暖意,就像春天快到了一般。
人们就更感慨了,这不就是六殿下是真龙天子的征兆么?先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皇宫里,权青城已经三天两宿没合过眼了,吴否一直在劝他歇歇,他却舍不得时间睡觉。
案上堆积的折子越来越多了,派出去的禁军侍卫也是每隔半个时辰,就会来报一次内城外城的情况。包括一共搭建好多少个帐子,内城多少外城多少。也包括内外城分别有多少医者参与救援,还缺少什么,需要朝廷支持什么。
另外也包括灾后重建的一些事宜,且这些事都是需要国库来掏银子的。
据说摄政王重伤,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由他自己来做,这其实就是他一直以来梦想的亲政。
可真到了亲政这一天方才知晓,原来一整个国家的担子,竟是这么的重。他再也不能只坐在龙椅上当个吉祥物,再也不能只顶着个皇帝的名头,一切都由摄政王来做。
现在就只能靠他自己,所有折子自己来批,一切决议自己来做。权青城突然发现,他有点儿不太像从前那样讨厌摄政王了,甚至很感谢在他登基最初有皇叔来辅政,否则以当初的乱局,他一定是应对不来的。
吴否很心疼这个小皇帝,于是便同他讲了许多从前先帝还在时,在应对国事上都有什么样的表现,都会做什么样的决议。以此来给权青城参考,也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