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立即有人附和:“是啊!眼下国有大难,死伤已经够多的了,李家也是一时糊涂才贪了这个功,但他们也确实为临安城做了贡献,臣请饶了李家一回,让他们将功补过。”
三殿下权青允听了一会儿,开口说话了:“有西宫太后在,李家饶是饶定能饶的,但若是就这么饶了,是不是对夜四小姐不太公平?出点血就能把过全都抵了?你们是不是家里没有吃过那药丸的亲戚?今早就没有发作了的?”
有位大臣立即哭丧着脸站了出来:“微臣的儿子吃了那药丸,原本都好了,可是打从昨天半夜就又开始发作,胳膊疼得不能动,请了大夫来看,大夫说是骨头断了,根本就没接上。”
也有人说:“我家夫人的脚也是断了骨头,吃了药丸以为已经好了,都可以下地走路了,结果还没走几天就又卧了榻,大夫说他治不了,要是再早几天骨头还有得接,现在太晚了。”
权青允冷笑几声,看向那几个为李家求情之人,“听到了?李家不但把夜四小姐的施药私自卖了一百两银子一颗,还因此耽误了后续的医治,这样丧良心的人家,怎可轻易放过?”
有人不同意他这话:“这个罪应该归给夜四小姐才对,要不是她整出来的那个药丸,我们一早就请大夫治了,怎么可能会耽误这么久?”
刑部尚书江逢听了这话就站了出来,大声道:“夜四小姐买下那些药丸时本尚书也在,且她当时是如何想的,也同本尚书说过。因为着急去外城稳定平民情绪,夜四小姐不得不拿出药丸来给内城救急。但这种药丸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它可以救个急,但七八天以后还需要再另外补充一颗药丸,才能让伤势彻底康复。夜四小姐本打算从外城回来就将第二枚药丸发放出去,结果却听说李家干了这样的事,人们还那样感激李家,那她如何肯再做第二步?”
池弘方也一脸不乐意地说:“错把罪人当恩人,又把恩人骂一顿,多有出息。”
一时间,双方争执不断……
第214章 用我得失换他成长
权青城看得头都要大了,喊了几次都没有人听他的。
到是三殿下权青允又冷哼一声,大声道:“都别吵了!这里是朝堂,看看你们一个个像什么样子?”说罢又看向左右丞相,“二位相爷是不是也该做个表率?就杵在这儿看热闹不太好吧?你们这是在看朝臣的热闹,还是在看皇上的笑话呢?”
两位丞相被他说得不好意思了,赶紧就参与进来,就听左相大人说:“夜四小姐于国有功于民有恩,日后肯定是要论功行赏的。但当务之急是如何平息了她的怒气,让她将第二枚药丸献出来,医好那些没去病根儿的人。”
右相大人道:“李家于国也有功但于民却有罪,功罪相抵就不致死,又是西宫太后的母族,不如就让他们加倍归还卖药丸所得的银两,再对每户买了药丸的人家做出赔偿?”
权青允补充:“将李家那个医馆收了吧!”
人们对此没有疑义。
权青允再补充:“收了之后送给夜四小姐。”
这话一出人们就开始合计起来了,为何三殿下今日一再的替那夜四小姐说话?俩人不是不对付么?不是互相的谁看谁都不顺眼么?这怎么都主动张罗着纵给夜四小姐要医馆了?难不成三殿下也看上了夜四小姐?就因为那位长得实在漂亮?不应该啊!三殿不是跟夜家的二少爷……
今日早朝也算乱中有序,虽然权青城还是没有多少主导权,可总归是想办的事都办明白了,李家这个烫手山芋也有了解决的办法。
其实权青城心里明白,朝臣说得也没错,李家是西宫太后的娘家,总不能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那也就意味着昭告天下皇上跟李太后翻了脸,在这样局势下是不明智的。
但也不能放得太轻易,因为那样不但他没面子,温言姐姐也没面子,而且他更没法跟内城人交待。
好在他三哥逼着左右丞相表了态,这件事也就算有了定夺。
不过他心里也有跟朝臣们一样的猜测,三哥为何突然就帮温言姐姐说话了?俩人没什么交情啊?难道真的是看上温言姐姐了?那可实在是找死!
散朝之后,权青城依着今早夜温言传过来的话,大摇大摆地走了一趟一品将军府,与已经回府的夜温言见了一面,然后再大摇大摆地离开。很快就由宫里下发第二批药丸,送至每一个旧疾复发的内城人手里。
坊间传闻,这是皇上亲自去一品将军府求来的药,这是皇上心系百姓,不惜放下皇帝之尊亲自相求,才得到了夜四小姐的原谅。
夜四小姐也是好样的,不计前嫌,将药丸拿出来,依旧分文不取。这些药丸可都是夜四小姐自己花银子买来的,再经过改良加工,方成了治病良药。
在此举上,皇上和夜四小姐都是恩人,大家要感谢就得两方都感谢,千万不能厚此薄彼。
另也有人带出另一波节奏,是说自新帝登基以来,一直都是摄政王在辅政,可接二连三地出事。如今摄政王重伤在家养病,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