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小说网

喜欢本站请下载app,无广告阅读

分卷阅读143

+A -A

问题,认同此事为毕彦所为,是大家达成的共识。

    安北王蹙眉道:“这件事说来话长。毕彦扶助如今的旌国国主上位时,虽说不明显,但旌南王、旌北王一分封之后,实则有点三方制衡,互相牵制的感觉。”

    “于是他就开始培育自己的势力,文人可以屈服于才学,但寒门文人要登顶殿堂,也不是仅凭才学二字,就可以的。而养武人或者豢养死士,就是最费银子的事了。”

    这几日猝不及防的变故,还有六皇子和张家老祖从江南西路及朝中带来的消息,以及那些不为人所知,甚至不能为人所知的内幕,让安北王重新在审视旌国这个他一直要严防死守的友好邻邦,以及可能让这个友好邻邦内部,产生巨大变化的核心人物。

    说到这里,安北王才又把话题接过来:“旌南军哗变,其实就是他野心勃勃之后,想把手伸进军中,

    张家老祖却不愿一直纠结于此,便转而问道:“不知毕彦在君仙山时,旌南军中哗变,是怎么回事?”

    “如此贼子,其心可诛,我恨不能将他挫骨扬灰!”六皇子说到激动处,忍不住拍案而起。

    “后来毕彦在旌国国库极度空虚之下,凭借自身才学,让旌国改变了积贫积弱的面目,政权也逐渐平稳了。但本王当时并不理解,其实按照谍报,旌国百姓生活谈不上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经济上也说不上有什么亮眼的举措,南北通商在非战时状态,都是极为稀松平常的,并没有特别发达。”

    午后的军帐中,安北王的声音不高不低,像是在说明旌南军哗变的前因后果,实际上也在对旌国和毕彦的具体情绪,做一个仔细的梳理分析。

    六皇子想明白这一节,啜了口茶,看了看还在沉思中的安北王,清了清嗓子道:“那位旌国大王子,中的毒,其实与我当时所中之毒,也没有太大区别,并且他身上在早先,还另外中过一种慢性毒药。”

    说到这里,安北王顿了顿才道:“但今日听你们细说了这些事之后,本王倒觉得,毕彦只怕是当时就用了开矿这一招,先满足了王族和上层官员的胃口,给了他们更多的利益,有了利益驱使,自然有人愿意为他歌功颂德。”

    安北王轻声安抚道:“六哥儿先坐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毕竟,如今情势,应该说还是对咱们有利的。”

    毕彦这样的人,从小随父母在南诏长大,回到大云,便是他愉悦童年结束的开端,先是父亲身死,再是自觉怀才不遇,科举断了青云路,最后母亲又是死于那样丑恶的非命事件,还是他亲手点的火。

    “毕彦认为这是极大的隐患,可一来当时他羽翼未丰,二来,那位国主当时其实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王位。”

    若不能坦诚相见,还不如什么都不必说。

    安北王边说边点头道:“这样说起来,这件事就通了。否则按照他的经历,一个在旌国毫无根基的文人,又并无治世大才,怎能得到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

    六皇子听到安北王说起毕彦在旌国坐大之路,也跟着点头道:“这毕彦寒门出身,对权贵之家的了解加重之后,估摸着发现了这样的家族,在家族利益面前,可以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不为过,想他们不明面上出声很容易,但真想他们站在他的身后,那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第188章

    “于是他就把脑筋动到了我大云国土上,用我大云的银子,替他积攒势力,替他交好南诏,若有朝一日,真让他奸计得逞,我大云灰飞烟灭,既能消却他心头对大云的恨意,还能让我大云,真正成为史书上的笑柄。”

    “毕彦其实对此事是极为不忿的,因为旌南军对我大云朝,旌北军对更北边的游牧民族,两边军力相加,实际比旌国国主手中军力更甚。旌国地形,东面是茫茫大海,西面是巅岭山脉,可谓都是天然屏障,所以若有战事,便尽在南北两军。”

    “你们无意中挖了翁家这棵大树,也算是误打误撞,对他连消带打,让他断了一多半的财路。他因为这件事,不得不铤而走险,远走江南西路,本想亲自探看金矿之事,却未曾料想,咱们也早有察觉,又斩断了他这条财路。”

    “他醒过来之后,曾言他是勘破了毕彦据旌国国主明令禁止开采炼制的银矿为私有,才被下了毒……”

    张家老祖也点头附和道:“如今,他倒似乎有些捉襟见肘之象了。按旌国大王子的说法,他私开旌国银矿,必定也是要拿这个,继续拉拢旌国权贵,毕竟胃口喂大了,想缩回来极难。”

    毕彦对大云,可以说从无半点家国之情,内心也早已扭曲至极,这样铤而走险的事情,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就是料定,即便东窗事发,死的肯定不是他,不仅如此,大云朝廷,必会对此事强行遮掩,隐而不发,否则,自诩天子气象的大云朝,岂不是颜面尽失?

    但此时,张家老祖选择在安北王面前自揭伤疤,把此事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其实是为了方便安北王自行判断,对他这样的一方诸侯,不会对任何事情轻易相信,也不会随便下判断。


【1】【2】【3】【4】
如果您喜欢【小强小说网】,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