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身上披了四层重甲,亲卫们也替他格挡招架了好几次致命攻击。
不过满桂就没这么好运了,他被城墙上的Cao炮手误炸,差点就被炸死了。
满桂跟袁崇焕不合由来已久,甚至由于原崇焕的原因被调进山海关里,离开辽东前线,这回被自己人误炸,立即又有传言出来,说是袁崇焕指使的,更有甚者还在民间杜纂出袁崇焕亲自开炮,如何点火,如何瞄准,要至满桂于死地,虽是传言,但京城朝野上下的氛围,对袁崇焕的怨怼可想而知,更多的人认定他跟皇太极有勾结,尤其是京畿地区家园被毁的人。
当天下午,朱由检找袁崇焕进城,同时进城的还有满桂和祖大寿。
朱由检这时候已经确定袁崇焕不可用,你当初告诉我说能够五年摆平辽东,我把各部门都调动起来,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让你做兵部尚书,总督蓟辽、登莱、天津各地军务,赐你尚方宝剑……结果你是怎么回报我的?在辽东这么长时间,干得最大的事就是把在后方牵制建奴的毛文龙给我干掉了,又把皇太极给我放进关内,现在让你退敌,你又只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绕圈子。
现在很多人都怀疑袁崇焕通敌卖国,跟皇太极配合,要一起夺下北京城,朱由检处于半信半疑之中,这次叫袁崇焕进城,也是想试探一下,袁崇焕能来,证明他通敌的可能性较小,不用立即把他拿掉。
朱由检把怒火压在胸膛里,解下了身上的大氅外衣,披到了袁崇焕的身上,话语里没有一句责备,除了勉励还是勉励。
袁崇焕受宠若惊,温体仁却看出皇帝的意思,当初朱由检要干掉魏忠贤的时候,也是不断地给阉党封官,还赐了免死铁卷。
袁崇焕开口忽悠朱由检,说皇太极这次起倾国之力,把满蒙八旗的Jing锐都带来了,就是要一举将北京城打下来,抢夺大明朝的半壁江山,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最后又跟朱由检提出来,他得兵要进北京城内修整御敌。
按照规定,边军别说进城,没有命令都不许在北京城下修整,朱由检自然不许,心里原本因为袁崇焕进城而稍微打消一点的疑虑重新又升起来:袁崇焕到底想干嘛?他真的跟皇太极联手,要把我一锅端了吗?
朱由检的答案只有两个字:“不行!”
第32章 左安门之战
数日后,进入十二月,真正的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皇太极集结重兵猛攻左安门。
袁崇焕仍然率领辽东Jing锐,背靠城墙,殊死搏杀。
朱由检不顾群臣反对,亲自登上外城的城墙,夏天时候在军校里面,李云崖给了他太多的震撼,十八九岁的男生,最容易被军人的风采所感染,他不止一次设想,有一天能够亲自披上战甲,率领千军万马,先诛流寇,再灭建奴,最后扫荡漠北,完成当年太祖皇帝都没有完成的大业。
虽然他知道自己是皇帝,这种事情只能是想想,但好几次在梦里实现,这种愿望越发地迫切,因此这次建奴来攻,他说什么也不愿意继续待在皇宫里,非要出来看一看,他告诉自己:如果你连在城头上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你根本不配做太祖、成祖的子孙!
他终于在凛冽的寒风当中站到了城墙上,亲眼看着冰天雪地之中,嗷嗷怪叫着的满蒙蛮人在洁白的大地上迅速铺展开来,他们像chao水一样冲击到城墙下面,跟明军狠狠对撞在一起,在李云崖给他的双筒望远镜里,他可以清楚地看见这群野人用长刀斩断明军战士的脖子使得头颅高高飞起,或是斜劈削去半边脑袋,亦或是用长枪将明军的胸膛刺穿,高高挑起,他也看到袁崇焕亲率官兵抵抗,强悍的关宁铁骑也将冲到跟前的敌人斩裂劈碎,断肢和内脏混合着鲜血扬汤一样地泼洒。
朱由检用手抓着城墙,手指发白,真实战争的残酷远远超出他的想象,脑海里突然冒出去年在军校里李云崖说的那几句话:“正因为有了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军人,在关外跟建奴拼命,你才能安安稳稳地坐在紫禁城里当皇帝……”“军人们用生命在守护和扞卫国家,国家就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如果一个国家的军人活的没有尊严,任谁都可以随意侮辱,这就是一个国家将要灭亡的征兆!”
云崖说的是对的,他让我调满桂驻守遵化,把守大安口和龙井关一代,当时所有朝臣都说建奴不可能从哪里过来,结果建奴还真就从那里过来了!云崖说袁崇焕并非帅才,且与大将不和,久必生祸,结果他就真的斩杀了毛文龙,还把建奴都放进关来!
朱由检想起在军校里阅兵时看到的那让他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终生难忘的一幕。
可惜云崖的兵太少,要是再多一些,有三万人,也不会让建奴如此猖獗!
被敌国杀到都城,自己只能gui缩在城内,任由对方在外面耀武扬威,肆意蹂躏自己的子民,这对于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是奇耻大辱,朱由检拳头用力地握着,指甲刺入rou里。
如果我当初没有让云崖当道士,而是能够不管那些朝臣们的反对,破格让他去当督师,把给袁崇焕的资源都给云崖,现在的情况,肯定会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