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是售卖自己做的东西,有卖扫帚的、卖鸡蛋的、卖斗笠蓑衣的、卖糖人儿……等等,充满着民间气息,这是在现代完全找不见的了。
&&&&黎清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样的小日子甚是悠闲,小小隐于野、大大隐于市。曾经从未做过小生意的黎清,也要开始做卖货郞一样的人养家糊口了。
&&&&回到家之后,黎清和姜氏清点了今日的收成,原本就是打着保本的旗号做第一笔的,所以才会切了让众人尝尝。
&&&&今日一共免费赠送了五根油条,也就是二十五个铜币。装铜币的篓子里有五百二十五个铜币,也就是说卖了一百零五根。成本大约算是二百个铜币,赚了三百二十五个铜币。
&&&&俩人相视一笑,家里又有了进项,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黎清尽量在炸的时候控制好,少浪费,以求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利润,当然人工费是不能算的。油条这个东西做法很简单,虽然短时间内没人可以模仿,但是却不能小瞧了古代人的创造力,不然后世也不会满大街早餐店都有卖了。
&&&&等到有人造出来之后,黎清便打算做另外的东西了。
&&&&下午,云及回家,黎清在院子里考查他的功课。
第34章 不背完,不给梯子
&&&&“今日上午是姜夫子讲句读和三字经,下午樗夫子讲授论语,三字经我已经背的滚瓜烂熟,觉得很是无趣。”
&&&&云及嘟囔着嘴,又说道:“娘亲樗夫子有单独给我指点,这是不是就是另眼相待呢?”
&&&&黎清噗嗤一声儿笑了,云及一本正经的说着:这是不是就是另眼相待呢?怎么就这么可爱呢,这孩子,瞧他这话说的。
&&&&“这件事你的同窗知晓么?”
&&&&“知晓。”
&&&&“樗夫子单独指点你,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呢?还是隔离了人群呢?”黎清问。
&&&&“是在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在。”
&&&&“那你为什么会认为他对你另眼相待呢?其实他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该指点的时候便会指点呢。”黎清翻着云及的书,这书是姜汤臣还在世的时候购买的。
&&&&早在二十年前活字印刷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这大大降低了书籍的价格,使得更多的百姓可以看到书本,学到文化。你可以说,活字印刷的发明直接推动了整个天齐朝文化水平的提升。
&&&&“我明白了。”云及点了点头,又将夫子给他布置的作业给黎清看,黎清给他纠正了一些错误,完善了一下。
&&&&云及是个很有创造力的孩子,只消黎清稍微提点两句,他便能举一反三。而且他还有一个特别令人羡慕的技能,过目不忘。
&&&&这个应该是天生的,黎清记忆力很好是后天训练的。她每每想到此,就对云及羡慕的不得了,但是又拿他没办法,谁叫孩子她们家的呢?
&&&&黎清每日要织布纺线,姜氏绣花。两个大人偶尔去田里看看,拔一拔秧田里的草。菜园子里的菜也换了一批,种上了四季豆等搭架子的菜。桑田里的第二批桑叶孙二叔家也摘了去。
&&&&黎清去看过他们家的蚕宝宝,长势喜人,就是味道稍许大了些。黎清终于知道为什么姜氏不养小动物了,怕是嫌弃味道大吧。再加上屋里有读书人,同窗上门,看了不好,所以姜氏不养。
&&&&不过这几天,姜氏居然放下了针线,开始做起了木工。
&&&&“娘,你在做甚?”黎清问道。
&&&&“阿清,快把我房里的锯子锤子都拿来,夏天来了呢,建个树屋给云及孩儿玩儿。”
&&&&“树屋?”
&&&&黎清望着院子外面,院子外面不远处的一棵巨大的树。姜氏已经将大部分材料抗过去了,黎清转身进屋拿了工具。
&&&&她心里盘算着,河边的风景是极好的,然后在树屋里乘凉,看着外面的河景。
&&&&想一想,美滋滋啊!
&&&&黎清已经将树屋划归给自己了,姜氏口中的给云及玩儿,已经被她抛诸脑后了。
&&&&“娘,未来帮你。”
&&&&黎清的空间思维能力自然比姜氏强,她听了姜氏对树屋大体的描述之后,又提出了改造方案。
&&&&两个人就这么忙活了四五天,终于将树屋给建了起来。
&&&&里面大概有二米高,正方体形,可容纳四人左右离地面有二米半的样子,姜氏从屋里拿出了短梯,长度刚刚好。
&&&&这树屋全用竹子做的,后院儿的竹子为了建造这个树屋,砍去了一笼,留下坑坑洼洼的一下片,像极了癞疮。
&&&&树屋里面不仅能够遮风避雨,还开了小窗,可以透光。
&&&&完美!
&&&&黎清觉得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