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人为的危险因素已经没有了,但是不可忘却门前那条大河。
&&&&每隔几年就有好些娃娃死在水里面,那些父母啊苦天喊地也喊不回来他们的孩子了。
&&&&其实没必要这么担心,云及是个乖孩子,他懂得分寸。
&&&&姜家桑田里的桑树长势很喜人,前两天才被勒去了叶子,这两天就开始新发芽。
&&&&桑葚如葡萄一般,紫黑紫黑的,一捏全是紫色的酱汁,很饱满。然后黎清看到几只虫子的尸体躺在她的手上。
&&&&(⊙x⊙;)
&&&&还要吃么?
&&&&……
&&&&真香。
&&&&……
&&&&转眼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从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一共历行五天,这是最基本的。
&&&&五月初一,姜氏便开始去山上采集花卉插在自家院子里的瓦罐儿里。不仅仅是姜家,整个天齐朝家家户户都如此,这时候花农门赚得个盈满万贯。
第35章 端午节赛龙舟
&&&&还得寻来薄荷、艾叶、蒿草等植物挂在门梋上,以示辟邪。等到了五月初五,正式端午节那一天,用草煮水沐浴,来驱邪避害。
&&&&有更讲究的人家,还要做白索、香包、符头钗等,可以自己戴,也可相互赠礼。
&&&&大叶柏、十里塘、十块田三个村子会在五月初五时,宁河的水流平缓之地举行龙舟竞渡。
&&&&年年如此,只为一争高下。
&&&&这件事得到了乐旭县令的允许,每年县令还会来观赛,并且县令还会准备彩头,是二十两或者价值二十两银子的物什。
&&&&二十两银子可不少了,寻常百姓家可过一年,可以拿钱也可以要物。
&&&&早在两天前姜氏就已经到同村刘老三家买了糯米回来。姜家没有吃粽子的习惯,但是每年还是会买些糯米,不做粽子,做糯米饭。
&&&&除此之外还要喝雄黄酒,并且将雄黄酒到房前屋后,遏制蛇鼠虫蚁。
&&&&平日里家里很少吃rou,这次姜氏将挂在房梁上的腊rou给取下来了,做腊rou土豆烩糯米饭。
&&&&云及今日过节沐休,很是乖巧的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别看他只有五岁,村子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这个年纪开始接触家务的。农村的娃子也没个谁是娇生惯养的。黎清懂得去引导他,不至于让他厌倦家务事。君子不可不识五谷,黎清我可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养废了。
&&&&午饭后村子里的人都自发的到宁河的浅水区而去,那里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坡儿滚。
&&&&黎清背着背篓,姜氏挑着担,云及拿着一只小板凳,他们要去卖油炸鬼。这种事没什么好丢人的,去坡儿滚除了看龙舟,便是贩卖东西,很多人都会这么做,在那里还可以遇见走南闯北的挑货郎。
&&&&虽然去的还不算早也不算晚,但是已经有很多人都已经聚集在河边了。透过人群的缝隙,可以看到水面上几艘龙舟。
&&&&按照往年的惯例,十里塘村的龙舟是由村里的猎户,有把子力气的农民以及秀才等组成。
&&&&十里塘是由二十一人组成的团队,两头舵手、鼓手和锣手各一,中间划手十六,两名替补。
&&&&黎清将自己的小摊儿挨着一家香包摊子摆好。
&&&&附近有卖烧饼的,也有人早就搭好了篷子卖些酒rou。经过研究,前不久黎清弄出了锅贴。所以这次他们端了一盘锅贴过来,里面包的是素馅儿。之前卖油条大概挣了有一两多银子。按照这个速度,黎清想,她在年底应该可以存够下一步的本钱。
&&&&油炸鬼已经不是人尽不知的了,很多人都吃过姜家小食摊儿上的油炸鬼,那滋味甚是不错。所以刚刚将小摊儿摆好便有人上前来问了,很快人满为患。
&&&&不知情的人对此分外好奇,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如此受欢迎?黎清炸油条的技术越发成熟,最开始还有点僵硬的嚼劲儿感,现在只剩下酥脆感了,所以很快两挑被哄抢一空,倒是锅贴无人问津。
&&&&和风吹拂下的宁河荡起阵阵涟漪,不远处的四角亭子里坐着三男一女。男的梳着戴冠得发髻,女子梳着少女发髻,头上未带朱钗。
&&&&他们都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吃黎清的油炸鬼。
&&&&“嗯,想不到这蜀地乐旭还有此等小吃美味,这是我们上京都不曾有过的好物啊。”其中一男子吊儿郎当的坐在凳子上,端起茶杯抿了两口,将嘴里的东西吞了下去。
&&&&“公子,小的方才在那妇人的摊子上还看到了上京新出的小吃锅贴,没想到锅贴的做法已经流传到了这偏远的蜀地了。”一旁的小厮拱手垂腰道。
&&&&那小厮口中的公子立刻端正了身子,望向对面的一男子,对面的男子长得周正,唇上留